王羲之在书法史上如日月经天,光彩照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书法作品,就像大海一样容纳百川,吸收了古今各体各家的书法精华,博采众长,在继承和发扬两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由于王羲之所处年代久远,他的作品历经沧桑,...
1年前 (09-07) 164℃ 暂无评论 9喜欢
本卷卷首题:「书谱卷上。吴郡孙过庭撰」,卷尾题:“垂拱三年写记”。内容主要为书学体验、书谱撰写要旨及学习书法的一些基本原则。...
1年前 (09-07) 117℃ 暂无评论 34喜欢
书谱》,墨迹本,孙过庭撰并书。书于垂拱三年(687),草书,纸本。纵27.2厘米,横898.24厘米。每纸16至18行不等,每行8至12字,共351行,3500余字。衍文70余字,“汉末伯英”下阙30字,“心不厌精”下阙30字。《书谱》在宋内府时尚有上、下二卷,下卷散失后,现传世只上卷。...
1年前 (09-07) 163℃ 暂无评论 10喜欢
米南宫十七帖为宋米芾《王羲之十七帖》临摹本,真草对照,甚得原作精髓。原帖是传世著名的王羲之刻帖之一,因卷首有“十七”而得名。唐李世民非常欣赏王羲之书法,下旨辑编王氏书法,据传收集有三千纸之多,以一丈二尺为一卷,“十七帖”是其中的一卷。...
1年前 (09-07) 116℃ 暂无评论 13喜欢
王羲之行草千字文欣赏(临帖)...
1年前 (09-04) 94℃ 暂无评论 10喜欢
本期我们就来欣赏一下王羲之的行书千字文,感受一下中华古典书法之美!...
1年前 (09-04) 186℃ 暂无评论 12喜欢
文征明是明代吴门四家之一,沈周而后,在吴中艺坛执牛耳数十年。他生于1470年,与唐寅同年,卒于1559年,享年90,是艺术家中有数的寿星之一。其祖父为举人,父亲为进士,母亲祁氏亦工诗善画。文征明幼年不慧,至11岁“始能言语”,但父亲不离不弃,请当时吴中状元吴宽教授古文,号称“国朝第一”的中书舍人李应祯(祝允明的岳父)教授书法,又请吴中文人领袖沈周教授绘画。一时风云际会,文征明很快就与唐寅、祝允明、徐祯卿并名为“吴中四才子”。...
1年前 (09-04) 137℃ 暂无评论 10喜欢
君子之行顺乎理而已,无所事于偏;偏于柔者,矫之以刚,然或失则傲,偏于慈者,矫之以毅,然或失则刻,偏于奢者,矫之以俭,然或失则陋。...
1年前 (09-04) 289℃ 暂无评论 11喜欢
对《阴符经》内容的认识,千百年来,可谓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有认为它是道家修养之宗的,有认为它是纵横家权谋之祖的,有认为它是兵家克敌制胜之道的,甚至有认为它是专谈奇门数术的,等等。...
1年前 (08-25) 1542℃ 暂无评论 12喜欢
从老子、庄子道法自然、齐同万物的观念,发展到三才相盗的思想,这是道家、道教关于人天关系认识上的一个飞跃...
1年前 (08-25) 286℃ 暂无评论 8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