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第七十八章:柔弱
本义: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
通述:
遍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弱胜过强,柔胜过刚,遍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人能实行。所以有道的圣人这样说:“承担全国的屈辱,才能成为国家的君主,承担全国的祸灾,才能成为天下的君王。”正面的话好像在反说一样。
释义:
无以易之:易,替代、取代。意为没有什么能够代替它。受国之垢:垢,屈辱。意为承担全国的屈辱。受国不祥:不祥,灾难,祸害。意为承担全国的祸难。正言若反:正面的话好像反话一样
图引:
在《道德经》中,柔与刚相对,刚则指的是强生贵生,逞强妄为,厚自利而贱他利。弱为处下,善纳万物而不争。
作者在文章开头处以水为例,对柔弱胜坚持的品质展开讲解,第一种柔的品质,可以通过反例而得知,即不逞强妄为,不强生贵生,不厚自利而贱他利。第二种品质,便是能容纳他物。这两种品质,天下人都知道,却很少有人去实行。那些能容纳承受得住一国祸患的人,便能成为天下的君王。
本章中说大家都懂得这些道理,却鲜有人去做,其实重点不在强调去做的人少,而是在说,当我们已经掌握了这些道理后,接下来最应该的行为,就是从行动上开始,以自然之道为德,勤而行之。
转载请注明:奇门网 » 《道德经》注解版--第七十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