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第五十八章为政
本义: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通述:
为政者不兴名分,不倡“仁义礼”,民众便越是淳朴厚道;为政者制定的仁义礼制度越是严苛细致,民众就是就狡黠而不知满足。
有人觉得为政者不兴名分,不大力倡导仁义礼,世间纷乱,觉得是为政者无所作为,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灾祸,可是谁又知道,民众的福运就藏在这里面;有人觉得为政者大兴名分,大力倡导仁义礼,制定了严厉苛刻而又细致的法度,感到即将迎来福运,却不知道灾祸就藏伏在它的里面。民众谁能知道究竟是灾祸呢还是福运呢?
正忽然转变为邪的,善忽然转变为恶的,它们并没有明确的法则,人们的迷惑,由来已久了。因此,我们要分辨着看,圣人虽方正,但不伤害别人,严于律已却不用来要求别人,对自己廉洁节制,却不认为别人这样的行为有害。为人直率,却不放肆,有闪光的好德行,却不刻意显露。
释义:
闷闷:不作声的样子,这里指为政者不兴名,不但“仁义礼”的行为。
淳淳:淳朴厚道的意思。
察察:严厉、苛刻。
缺缺:狡黠、抱怨、不满足之意。
其无正也:正,法则、确定;其,指福、祸变换。此句意为:它们并没有确定的法则。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正,方正、端正;奇,反常、邪;善,善良;妖,邪恶。这句话意为:正的变为邪的,善的变成恶的。
人之迷,其日固久:人的迷惑于祸、福之门,而不知其循环相生之理者,其为时日必已久矣。(严灵峰释语)
方而不割:方正而不妨害别人。
直而不肆:直率而不放肆。
图引:
为政者隐。
为政者愈是看上去能主导一切,伟大有“作为”,对民众来说,是福还是祸,很多人都会认为是福,却不知道这里面藏着祸端,为政者愈是不能主导一切,不能为所欲为,看上去是为政者无能,很多人都会认为对民众来说是祸事,这里面却隐藏着福运。
作者认为,为政者有可能从英雄一夜之间变成独裁者,变成施害者,因此,人们要防止为政者做出偏私虚妄的言行。作者以圣人为例,任何道德规则,圣人都是严格要求自己,而苛求别人遵从。相反,那些心存偏私虚妄的为政者,却总是会制定各种严苛的规则,来要求别人,自己却从不会遵守。
因此,作者认为,真正具有圣人德行的为政者,是不会自吹自擂显现自己的光辉德行的(光而不耀。)而那些将自己鼓吹成明君贤臣的为政者,早已背离了为政者隐的自然之道。遇上这样的为政者,不要当成是福运,因为它往往隐藏着祸端。
转载请注明:奇门网 » 《道德经》注解版--第五十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