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谈《传习录》王阳明心学精解(转载) 天涯(122)

阳明心学 kai 暂无评论

  曾经看了某个知名的女演员被丈夫所杀的新闻,丈夫在杀死他后,也自尽而亡。而他们夫妻二人刚结婚一年左右的时间,丈夫大妻子十岁,是个有钱的主儿,要是有人在网上说他们二位当初结婚完全是因为纯洁的爱情而结的,估计会被网友们唾沫星子喷淹致死。我也并不是在用恶意去揣测人心,但是像这种情况的结合,在很多情况下只能用六个字概括:女图财,男图色。也许我这样说太刻薄了,但是现实世界中的情况往往不允许人们用幼稚的善意去推测。

  没有爱情基础的结合,都是被自己的五官主宰了心体,作为大臣的“五官”起义,占据了作为心体的君主宝座,然后就是一个被物欲蒙蔽,一个为**遮眼。这种没有爱情基础的婚姻终归是建立在沙滩之上的大厦,坍塌是早晚的事情,只是我们还是不原意看到以这种人间惨剧的方式坍塌。

  062

  【原文】

  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知与充与遏者,志也,天聪明也!圣人只有此,学者当存此。

  【译文】

  善念在心中萌发,觉察到它,就扩充这种善念;恶念在心中萌发,觉察到它,就遏制这种恶念。知道、扩充、遏制,是人的心智的(作用表现),是上天赋予的聪察明觉的能力!圣人只拥有这一点,而求学的人也只应该存养这一点。

  【解析】

  将“天聪明”这句翻译为“是上天赋予的聪察明觉的能力”,我并不满意,感觉这样只是表达了“知”的意思,却没有很好的表达“充”和“遏”的意思。但是以我目前的能力只能翻译到这个程度,这里姑且写下来,以待高人斧正。当然在截至到现在我所接触到的其他人的翻译中,还没有看到能把这句翻译到让我觉得十分满意的。这也是古文翻译的一个老大难的问题,许多文义一旦转换为现代文,不但其神韵尽失,有时候连完整的意思也很难表达到位。

  这句话又是心学肯綮处的又一角度展示。这个角度我认为是最容易理解的,也是修学者最容易找到抓挠的手柄处,可行性非常好。“天聪明”这三个字,阳明的本意是指“觉知、扩充、遏制”这三种能力,可以认为是上天赋予人心的三大法宝,这三大法宝构成了一个严密完整的体系,分工不同,各司其职,“觉知”负责信息收集整理,并做出定性的判断。分类后然后进入下一个处理环节。善念的进入“扩充”的处理程序,恶念的进入“遏制”的处理程序。阳明这里所要表达的意思,如附图所示,搞编程工作的人看到这个图应该很有亲切感。

  首先,“知觉”是这三者的基础,“扩充”和“遏制”都是在“知觉”先行处理过后才进行的环节,“知觉”相对来说是容易的,对事物的感知,内心肯定是有感觉的,关键在于对其善恶的判断上,被蒙蔽过久的心体,会产生误判,联想到在战场上,美军有时候还会误伤英军,那么知觉对善恶的误判也就不奇怪了。许多死刑犯临死之时都不承认自己的罪行,在执行死刑的那一刻依然认为自己是站在真理这一边,这就是被私欲蒙蔽过重的表现。在港剧《大时代》里,其中的反面角色丁蟹,也是这种蒙蔽过重患者的一个好样本,他口口声声说忠孝仁义,说对爱人忠心不二,又孝敬老人,又疼爱孩子,在电视剧里,他也确实是一个孝子。但是他的行为却一而再,再而三的伤害方家的人,以至于最后将自己心爱的女人也逼到了死路。丁蟹这个形象的塑造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他表现了世界上人这种动物的复杂性,人有时候不能简单的分为好人和坏人,因为在大众视角下的坏人,往往站在自己的道德观的立场,至死都不会承认自己错了。

转载请注明:奇门网 » 开谈《传习录》王阳明心学精解(转载) 天涯

喜欢 ()or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