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谈《传习录》王阳明心学精解(转载) 天涯(118)

阳明心学 kai 暂无评论

  就业难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在我们只从教育的角度来谈下就业难。大学生们到底从学校中学到了什么?他们学到了知识,很厚的书本知识,可惜都是塘水。虽然多,却没有用。

  现代中国的教育沿袭自西方,却并未获得真正的西方教育的精髓。反而连传统教育中重视对人的塑造的传统也丧失殆尽,整个教育处于一个四不像的境地。造成的后果是,在学术领域缺乏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其最显而易见的例子是,大陆学人至今无一人获得过自然科学领域内的诺贝尔奖,反而是海外华人屡有斩获,而海外华人从人群的数量上与大陆华人相比,显然是一个少数群体。另一方面,传统教育精神的丧失又导致了人的道德水准的低下。官方企图以来自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根基培养新的道德信仰,可惜这种尝试在中国又遭遇了水土不服。以至于整个社会弥漫了金钱至上、权力至上的颓风靡气。

  水土不服的原因是因为老马的理论只是一个“技术流”理论体系,而不是“思想流”的体系,如果将整个国家民众比喻为一台计算机,那么指导思想应该就是这台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能担当这个操作系统重任的,只能是“思想流”的体系,而“技术流”的体系只能作为操作系统上的应用软件来用一下。“思想流”的体系有什么特点呢?特点就是就是必然有一个“普世”的道德概念总领其纲,阳明心学中,这个纲就是“良知”,那么西方的民主社会,他们的纲就是“上帝”,为什么要强调这个“纲”的至上性呢?因为人,作为有血肉之躯的人,脆弱性决定了这种生物必须以一种“善”的观念作为族群的共同精神信仰,这种“善”的观念是用来稀释人的自私的兽性而存在的(这种兽性在阳明先生这里被描述为私欲),反之,失去了这种“善”性的指引,人这个族群和那些弱肉强食的非洲草原上的动物就没有什么区别。

  再回到教育的问题上,从教育的角度看问题,那就是我们的教育者将教育看作了是纯粹的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培养能正确运用自身力量的人。大学成了一个个灌装知识的生产线,无论你本人的具体情况如何,来到这里都会按照大学的那套标准的流程化生产线把你切割包装一下,至于你是否成才了,大学不管,学费收到,将生产线的流程演示完,他们也就万事大吉。如果阳明站在现在的某所大学毕业典礼的会场上,他所看到的不是那黑压压的一片的即将走向社会的人,而是一望无际的一大片池塘中的水。

  以前看到过这样一个童话故事,说一个地方的人处于石器时代的蛮荒状态,一个外来者闯入了这里,发现这里的人的后脑勺上都上了一把锁,虽然钥匙放在一个人人皆知的地方,但是根据古老的族规,因为害怕人打开这把锁后会干坏事,所以不能打开,外来者冲破族规限制,将这里的人脑袋后面的那把锁全部打开,于是,这里的人智力如飞猛进,短短的时间,就完成了石器时代向现代社会的转化。我们教育的问题,依然是肯不肯打开我们脑袋后面的那把锁的问题。不打开,就一直“塘水”下去,打开就切换到了“井水”的状态。

转载请注明:奇门网 » 开谈《传习录》王阳明心学精解(转载) 天涯

喜欢 ()or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