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谈《传习录》王阳明心学精解(转载) 天涯(133)

阳明心学 kai 暂无评论

  【解析】

  陆澄打破砂锅问到底,层层追问,犹猎犬之逐兔,毫不松口;阳明句句释“中”理,言言开疑,似抽丝复剥茧,洞彻天机。

  这段逻辑严密,追问紧凑,陆澄问得精彩,阳明回答得也精妙。颇有辩论会上唇枪舌剑之刺激酣畅。文义也明晓易懂,楼主也不做过多画蛇添足之言,仅稍作点评。

  “中”字前面已经不止一次地多角度地谈过,这次陆澄还是冲着“中”字发问,首先说明下,《传习录》不是阳明先生严密的学术著作,是师生对话和师生朋友之间论学书信集的汇编,其中所谈的内容免不了有意思重复之处。随着我们谈论的深入,会发现这种讲类似问题段落的出现频率会依次递增。

  其次,“中”字如此被人反复提到,这说明第一,这个字很重要。第二,这个字表达的东西很难理解。按照阳明的话,我们列出如下一个等式:

  中=天理(与人心的合一)=(心体)不偏不倚=(心体)宛若明镜

  在这个等式中所列出的这些项,没有一个是我们前面所没有提到过的,几乎每个都在前面花了大力气去探讨过,这里阳明无非是做了一个总结式的工作,将前面谈到的东西穿成了一条线。

  但陆澄后面的提问还是稍有新意,陆澄问“若未发时,美色、名、利皆未相著,何以便知其有所偏倚?”他这个问题也是广大心学研习者所热切期待答案的问题。平日好色的张三来到了阳明先生面前,说:“你说我好色,我也没有***,也没有去外面的夜店乱搞,当前的心体就像上幼儿园时的陈冠希的一样纯洁。那么凭什么说我的心体有所偏倚了?”

  阳明看了一言张三,说:“一个人有羊癫疯,但是只是间歇性发作,不发作时和正常人是一样的。那么能说这个人是一个健康的人吗?”

  张三无语中。

  阳明这里强调实现“天下之大本”,必须将心体修到物我两忘,纯是天理,立言之高,直指阳明心学的终极目标。外诱没有来之前,人人都是君子,但是谁是真君子,谁是伪君子,非临到事头上是看不出来的。在花繁柳密之处,风急浪高之地,大多人不是乱了性,就是失了足。用西方人的说法,只有当潮水退去,才会发现到底谁在裸泳。所以,阳明说,无事时表现出得体“中”理,并不意味着你做的已经足够好,而只是真正的考验还未曾到来。

  读及此段,楼主也难免汗颜连连,因为这其中的境界,自己也无非是流于书面口头,不曾真的达到。但道理是这样,还不得不阐释到这里,和大家共同作为自我激励之用。

  069

  【原文】

  问:“‘颜子①没而圣学亡②’,此语不能无疑。”

转载请注明:奇门网 » 开谈《传习录》王阳明心学精解(转载) 天涯

喜欢 ()or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