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对舜,禹对汤,晋宋对隋唐 奇花对异卉,夏日对秋霜
八叉手,九回肠,地久对天长。一堤杨柳绿,三径菊花黄
闻鼓塞兵方战斗,听钟宫女正梳妆
春饮方归,纱帽半淹邻舍酒;早朝初退,衮衣微惹御炉香
【注 释】
1尧:传说中上古时的一位贤明的帝王,号陶唐氏,故亦称唐尧。舜:传说中上古时的一位贤明的帝王,亦称虞舜。禹:远古时夏部落的首领,古典籍中认为他是夏朝的开国之君,是一位贤明的帝王,亦称夏禹。汤:商王朝的开国之君,是一位贤明的帝王,亦称天乙、商汤、成汤。
2晋:指司马炎取代三国时的魏因而建都洛阳的四晋,以及西晋被前赵灭掉之后,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一带)即位的东晋。宋:指南朝的宋,它是刘裕取代东晋后所建立的国家,首都亦为建康。为了区别后来赵姓所建立的北宋和南宋,故将南朝的宋称为刘宋。
3卉:百草的总名。
4八叉手:将两手相拱八次。这是一个典故,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4说,唐朝的温庭筠才思敏捷,考试作赋,双手互相交叉八次就写好了,当时的人称之为“温八叉”。后代便以此作为才思敏捷的代称。九回肠:因为忧愁而肠子多次为之回转。西汉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说,自己因替李陵辩白而遭受宫刑,忧伤难己,“是以肠一口而九回”(因此肠子一天之内屡次回转)。九,虚数,形容其多。
5三径句:此联由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与贤人交往的小路将近荒芜,但
39/41
松树菊花还生长着)变化而来。晋赵岐《三辅决录·逃名》记载,西汉末,王莽专权,时任兖州刺史的蒋诩辞官归隐,在院中开辟了三条小路,只与求仲、羊仲来往。故三径指隐居而只与贤人来往的小路。
6鼓:古人行军作战以鼓为号令,击鼓则进军。塞兵:守卫边塞的士兵。钟:佛寺早撞钟、暮击鼓以报时,此处以“闻钟”表示早晨。
7衮衣句:此句由唐朝贾至《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诗变化而来,贾诗全文为:“银烛熏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喘流莺绕建章。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衮衣,古代帝王及公侯所穿的上绣有龙的礼服,此处指官员上朝所穿的官服。
荀对孟,老对庄,亸柳对垂杨。仙宫对梵宇,小阁对长廊
风月窟,水云乡, 蟋蟀对螳螂。暖烟香霭霭,寒烛影煌煌
伍子欲酬渔父剑,韩生尝窃贾公香
三月韶光,常忆花明柳媚;一年好景,难忘橘绿橙黄
【注 释】
1荀:指荀子。荀子名况,赵人,为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学者尊之为荀卿,两汉时为避汉宣帝刘询的讳,改称孙卿。其思想集中体现在《荀子》一书中。孟:指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人,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在儒家学派中地位仅次于孔子,被称为亚圣。其思想及行为集中体现在《孟子》一书中。老:指老子。老子名李耳,字聃,故亦称老聃。春秋战同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著有《老子》(亦称《道德经》)。老子被道家学派奉为始祖,《老子》为道家学派的重要经典。庄:指庄子。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著名的思想家。著《庄子》十余万言,借寓言以阐明自己的清静无为思想,尊崇老子,贬斥儒墨,和老子并列,被认为是道家学派的代表。到唐代被尊为南华真人,《庄子》亦称《南华真经》。
2梵宇:佛寺。梵,古印度语“清净”、“寂静”的音译词的简略形式;因佛经都用梵语(古印度语)写成,故凡与佛教有关的事物均可称“梵”。
3风月窟:妓院等男女交欢之处。风月:喻指男女情爱之事。水云乡:水云弥漫的地方,多喻指隐者居住停留的地方。苏轼诗:“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犹爱水云乡。”
4蔼蔼:香气浓烈馥郁的样子。煌煌:明亮的样子。
5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史记·伍子胥列传》伍子指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人,其父伍奢、其兄伍尚都被楚平王杀害,他亦遭追杀。伍子胥逃至江边,追兵己至,江上有一渔父渡他过江,得以逃脱。伍子胥解下宝剑,说“这把剑价值百金,送给您。”渔父说:“楚国悬赏追捕你,赏金为五万石粮食,还授予‘执圭’的爵位,难道还抵不过这价值百金的剑吗?”没有接受他的宝剑。酬,报答。下联出自《晋书·贾充传》。晋朝的韩寿仪容出众,在贾充手下作司空掾,贾充的小女儿贾午十分爱慕他,并偷了他父亲珍藏的西域奇香赠送给韩寿。韩寿将此香佩带在身上,被同僚们发现,报告了贾充,贾充便将贾午嫁给了韩寿。
6韶光:美好的时光,多指春光。橘绿橙黄:这都是秋天的景色,代指秋天。此联出自宋苏轼诗:“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八 庚
深对浅,重对轻,有影对无声。蜂腰对蝶翅,宿醉对余酲
天北缺,日东生,独卧对同行。寒冰三尺厚,秋月十分明。
万卷书客容闲客览,一樽酒待故人倾。
心侈唐玄,厌看霓裳之曲;意骄陈主,饱闻玉树之赓
【注 释】
1宿醉:醉酒之后经一夜尚未清醒的馀醉。余酲(音chéng):残余的醉意。醒,喝醉了酒。
40/41
2天北缺:《淮南子·天文训》说,天是由四座大山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支撑起来的,西北方由不周山支撑。共工与颛顼争夺天帝的位置,共工发怒而撞垮了不周山,西北方缺了支撑物,所以“天倾西北”,“日月星辰移焉”(日月星辰都从东方升起往西边移动落下)。
3这是两个典故。上联是说唐玄宗李隆基(即唐明皇)的事。宋代王灼的《碧鸡漫志》卷三记载说,玄宗精通乐律,他曾经将西凉的乐曲《婆罗门》润色改编为《霓裳羽衣曲》,当时宫中经常演奏此曲,杨贵妃善跳《霓裳羽衣舞》。侈,认为……奢侈。下联是说南朝陈的亡国之君陈后主(名叔宝)的事。陈后主嗜好声乐,曾将吴歌《玉树后庭花》按曲填词,辞藻绮丽,使男女唱和,哀艳委婉。骄,认为……骄。赓(音gēng),唱和。
虚对实,送对迎,后甲对先庚 鼓琴对舍瑟,搏虎对骑鲸
金匼匝,玉瑽琤,玉宇对金茎 花间双粉蝶,柳内几黄莺。
贫里每甘藜藿味,醉中厌听管弦声
肠断秋闺,凉吹已侵重被冷;梦惊晓枕,残蟾犹照半窗明
【注 释】
1后甲:是《周易》“蛊卦”中的话,原文为“后甲三日”,指甲日以后的第三天,即丁日。先庚:是《周易》“巽卦”中的话,原文为“先庚三日”,指庚日之前的第三天,亦丁日。
2鼓琴:此典出自《列子·汤问》。伯牙为春秋时楚国人,善于鼓(弹奏)琴,钟子期能够理解琴声中所流露出来的心思。舍瑟:此典出自《论语·先进》。子路、冉有、公西华、曾暂(字点,故亦称曾点)四人陪着孔子,孔子
转载请注明:奇门网 » 《声律启蒙》详解全文